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含山县环峰小学

信息详情
含山县环峰小学 含山县环峰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创办于晚清末年(光绪三十年—1904年),当时为官立的“斌农学堂”,校址位于现含山中学。  第一堂长(即校长)为唐韵香,此时教师只有三、四人,学生约四十人左右。学堂开设了国文、算学、英文、音乐、美术、体操等课程。学堂里一方面学习西学,一方面仍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从斌农学堂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有唐佛予,后考入北京陆军学堂,以后又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化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教授,曾回含山担任教育局长。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王朝灭亡,斌农学堂改名为“高等小学堂”。  一九一四年劝学所(即教育局前身)成立,改高等小学堂为高等学校。  一九一八年“讨倪军”一度进占含城把兵营设在校舍,学校因之停办。  一九二一年,县立高等小学与公立高等小学合并,迁回斌农学堂,校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一九二六年,受芜湖二女师的启示,庆善增(光绪年间拨贡),在“积谷仓”原校址办起了一所新式女学,叫含山县立女子高等小学。一九二八年,县里将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县女子高等小学等在城四校合并为含山县第一实验小学。  一九三O年,第一实验小学本部与女子部合作,改名为含山县立中心小学,吴邦镛(吴铁年)任县中心小学校长。  一九三一年,由俞伯平任校长。  一九三三年孟笃生任校长,一九三四年秋孟笃生离校,由刘自明接任校长。后由鲍有正任校长,这时,学校已采用西方的班级授课制度,学制为六年,一、二、三、四年级为初小,五、六年级为高小,各班按课表授课,每天6节,上下午各三节,开设了国文、算学、英文、尚有历史、地理、卫生、常识、农业、音乐、美术(手工)、体操等课程,教师大多是从斌农学堂和后来的高等小学毕业的学生到外地深造后回来担任的。  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改名为环峰小学,校长王文光,学生人员增加较大,学校里有童子军四十多人。配有铜鼓、铜号、铜笛等乐队。  一九三九年因日军再次侵占含城,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前后几乎所有含城地区受到文化教育的人士都是从这里毕业的学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开始陆续复办了,含城在原戴氏私立小学校址(今含城小学现址)开办了含山县环峰镇示范小学,后改名为中正小学,民国三十五年再次改为含山县环峰中心学校,这时学校已初具规模,学制为六年,分初小、高小两段,每天都举行升旗、校长训话等制度。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学校先后由田承玉、路成功、鲍民遮等人任校长。  一九四九年含城解放后,含山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王文正到职不久,便任命唐伯先在现在的含山中学西北侧,原斌农学堂校址扩大办学,重建小学,校名定为环峰小学,校长由唐伯先担任,教师有庆寿先、俞守兰、刁均宁、陈汉平等人,在校学生一百多人。  一九五O年唐伯先调含山中学,由聂修骏任校长。  一九五四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原校场地不够使用,县里决定迁校址到“老衙门”—现环峰小学校址。一九六六年曾改名为“东方红小学”,一九八一年恢复环峰小学校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当时教育新形势的需要,环峰小学(东方红)增设了两届初中班,两届初中班的质量位于同类学校之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在此期间学校先后由唐伯先、聂修骏、方桂友、庆寿先、蒋瑞坤、王文光、严东平、钱仁森、刘天柱(任职半年,后由钱仁森任校长)、刁山友、周祖平、郑贤顺任校长,现任校长李子孺。  从斌农学堂到现在的环峰小学,经历了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办时停,校名改来改去,风风雨雨走过一百年,在这风雨历程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的杰出的人才,遍及全国各地及大洋彼岸,现在的环小人将继承发扬先辈们的遗志,将把环峰小学办成省内品牌,国内知名的一流学校。<IMGsrc="http://www.chxx.net.cn/uploadpic/200762121233898314.jpg">环峰小学
友情提示
此页是<含山县环峰小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含山县环峰小学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小学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xuefwlrrf73.dashengxinxi.com/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